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先进典型
用忠诚和坚守书写“双语法官”无悔人生
——记都兰法院“双语法官”尖措
作者:李婷  发布时间:2020-02-19 17:19:43 打印 字号: | |

有这样一位法官,他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为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也为了藏区群众遵法守法的和谐生活,他一遍汉语一遍藏语主持别样庭审27年,他就是都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民汉双语法官——尖措。

尖措,男,藏族,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都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尖措同志是都兰法院唯一的“藏汉双语”法官,多年来充分发挥精通藏语的优势,熟练运用藏汉双语开展审判工作,在200多起案件双语审理工作中担当翻译角色,使所办案件全部实现案结事了,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公正司法 他以一身正气挺立自我

“咬住青山不放松”,理想信念不动摇,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公正廉洁司法,一心为民服务,用这样的言语评论尖措同志一点都不为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当全部人员返岗时,我们惊讶的发现,尖措同志也积极投入了抗疫工作,他提醒干警上班期间做好防护带口罩常消毒,他提醒审判一线干警疫情停止前法院工作不能停止,他积极安排部署移动微法院网络庭审工作,但所有人不知道的是春节期间他的母亲去世,在院人员都知道尖措同志与母亲感情深厚,母亲生病期间,他经常周五晚上独自驾车返回距离都兰一百多公里的母亲家陪伴、看望母亲,周六周日又赶回来加班整理案件、写判决书,但是这次疫情面前,他没有请假,也没有让大家知道,他牺牲了本该属于他的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与所有干警共渡难关,他脸上的笑容告诉大家他和大家一样只是过了个不一样的春节,他眼神隐藏起来的落寞却在告诉自己他多么的难过。

体恤百姓 他用一颗真善心表达自我

“一名基层法官,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的利益,不论大事小事都要用心做好!”尖措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藏族法官,他了解和掌握普通群众的所思所想,他用严肃中的亲和,刚毅中的柔软,把当事人的矛盾一一化解,把恩怨一一抚平。

因为这场无情的疫情,法院工作难上加难,但尖措同志并没有丝毫的松懈,返回岗位时尖措同志一边鼓励在岗干警挺过难关,一边探索网上法院如何运用。他网上审理的一起双语案件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称赞,原告完某某某与被告公某某离婚一案中,因双方当事人均系牧区少数民族,汉语表达能力受限,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女方完全听不懂汉语针对这一实际,尖措同志在网上庭审前,耐心的了解双方的情况,当他得知被告并无意愿离婚时,他用藏语联系双方学会运用网上开庭的程序,后又邀请藏汉双语书记员做好笔录,庭审中通过双语审判、双语调解、双语制作裁判文书,以耐心、平和的劝解,使得双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这场婚姻成功挽救。这样的案件在疫情期间已不止一件,他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网上庭审案件5件,双语审判案件3件。

学海无涯 他在刻苦学习中强化自身

“一名法官一生会审理几千起案件,但对于百姓来说,也许一生就打这一次官司,法官一个亲和的眼神、一句真情的问候,都会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重。”这是尖措同志在法官沙龙时说的一句话。更好的胜任双语法官的角色,尖措同志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水平,他在网上学、向兄弟法院学、向书本学,好的案例他总是认认真真记录在册,好的经验他经常传授给年轻的干警,他经常耐心的给法官助理、书记员讲解这个案件更适合哪些法律条款、原因是什么,他经常向老法官请教个别案件更适用于哪个程序在他得努力下,他的专业素质突飞猛进,庭审驾驭越来越熟练、法律适用越来越精准、文书制作越来越规范。在都兰藏族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打官司就找尖措,输赢心里都踏实,因为能听懂咱说的啥”!

乡土法官,最难坚守的就是亲情、乡情和友情。藏区群众憨厚朴实,格外看重人情,因此难免有一些被告人、当事人,为逃避法律制裁或减轻刑罚,托人情、走关系。但这些到了尖措同志那里,全被挡了回去。他说:“不管是躲还是藏,都不能办人情案、关系案。我对当事人的情,绝不是超越法律的私情,而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当事人着想的真情。”

一直行走在司法路上的尖措将他的青春与热忱都奉献给了国徽下的审判事业,在疫情面前,他犹如一缕和煦的阳光,给藏区的群众带来无限温暖,他就像都兰这片土地生长的曲灯花,寂寞的开,淡淡的香,默默的奉献。不忘初心,兢兢业业是对他工作的真实写照;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是对他扎根基层的由衷赞美。坚守在家乡深处,为了这片广袤的茫茫草原,也为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家乡父老,尖措同志不断播撒法治甘霖,谱写无悔人生。


 

 
责任编辑:都兰县人民法院